如果说刘易斯和罗斯的小说某种程度预言了当代美国的社会现实,更多的文学作品则是通过美学再现的方式在当代语境中对历史事件进行重新阐释和评判。本辑《论丛》中,虞建华的论文《斯哥普斯审判的文学再现——历史语境与政治意向》通过分析历史剧《一无所获》(Inherit the Wind, 1955)和历史小说《猴镇》(Monkey Town, 2006),带领读者回到美国20世纪二十年代的斯哥普斯审判,那是一场传统与现代、宗教与科学之间的‘世纪审判”。作者指出,比较这些作品所产生的不同历史语境,可以看出事件呈现与文学重构所凸显的时代意识形态倾向。这种时代意识形态倾向不仅仅出现于小说中,在21世纪的‘见证诗歌”中也得到了体现。孙立恒在《‘见证诗歌”——21世纪美国诗歌发展新趋势》一文中指出,‘见证诗歌”作为美国诗歌在21世纪的新走向,强调诗歌的政治历史责任,其生发不仅意味着美国诗歌伴随着社会发展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弥合的过程,也是其与世界政治诗歌相遇的结果。
